JA slide show
Monday, 29 November 2021 07:34 Written by  Administrator
Rate this item
(0 votes)

廖志营

纪念高绍良学长


入秋以来,曼谷连续下大雨,新冠肺炎疫情又是连日高峰不下。公路上的救护车警笛声此起彼落,日夜不停。今晚,听着窗外秋雨凄凄,听着不远处环市公路救护车笛声鸣鸣,又想起两个月前因得新冠肺炎辞世的高绍良学长。

七月二十七日,杨玲告诉我高绍良医生已去世,听到这消息我吓呆了,简直不敢相信。即打电话问与他比较亲近的王伟庭先生。王先生说是的,老高得新冠肺炎没几天,已于昨天(7月26日)在他弟弟任院长的医院走了,遗体即送火化,丧礼待择日补办。天啊!只是几日没有联系,他身体一直好好的,怎么说走就走呢!七月十七日与他在微信互动互发帖子,成了最后的链接。四月二十九日去他家探望,竟是最后的一次会面。记得那天他高兴地指着墙上挂着的相框告诉我:''刚换了新的医师执照,今年已升级为泰国年纪第二大的注册西医师。''可是,谁能想到,高医生从一九五一年考入医科大学到去世,从医整整七十年,治病救人一辈子,最后自己却被这可恶的病毒夺走生命!

高医生一九三二年出生于泰国南部小镇,八岁时被父亲送回祖国读书。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到毕业后工作,在国内度过了宝贵的青少年和中年。高医生大学是在中山医学院读医疗专业,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后留在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起初在高干病区,负责中央和省级领导以及外宾的医病疗养。他努力工作,刻苦钻研慢性病的防治。曾受到老院长柯麟的赞扬和鼓励。一九六六年文革开始时下放到汕头医学院,除负责医疗教学等主要工作外,还经常到乡村治病救人,处理过多起群体病伤突发事件。

一九七九年改革开放初期,高医生与妻儿来泰国探望离别多年的父亲和在泰国出生从未见面的弟弟妹妹们,经父亲劝说回到泰国定居。随后父亲安排他到玛希隆大学热带病医学院进修,次年即顺利通过了过程严格,难度很大的泰国西医师执照考试。成为第一位在泰国领到执业证书的在中国读现代医学的西医生。这让泰国高氐全家族宗亲非常高兴,为表彰他的成就和为家族争光,宗亲会给他颁发奖盾,金牌和奖金。全家人欢呼雀跃,已七十多岁的老父亲更是为在祖国学医行医多年的高绍良,年纪将近五十,回泰后能在短时间内攻克语言和专业难关通过执业考试而感到无比宽慰和自豪。接着便在拍喃四路黄桥为他们夫妇开了高安宁医务所。医务所几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直至高医生去世前,还坚持每周四天开诊。我曾多次劝高医生说,年纪大该歇歇了,位于湄南河畔的SV CITY 有多套房,何不关掉医务所到那里安度晚年。可高医生说,早想放弃了,就是放不下那些老友病号。自己是慢性病学专家,患有慢性病的多为老年人,过去一直找他看病,治疗慢性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他的医疗照护。

高医生除了在自己的医务所无微不至医治照护病人之外,对社会上发生的公共卫生和意外事件,也非常关心,尽力协助。例如当年曼谷碧武里路的煤气爆炸事件,高医生亲赴一线,做好泰国医生与中国医疗队的沟通协调工作,救活了不少危重伤员。

高夫人章梓芳医生是他大学时的同班同学,一九五六年两人在中山医学院本科毕业后结婚。在他们那届一九五一年入学,一九五六年毕业的二百七十五名同学中,毕业后同年级同学结婚的共有二十多对,可谓情侣级。全级同学情谊非常浓厚,直到大家已进入古稀之年,分布世界各地的同学坚持每年回母校聚会一次,二O一九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都八十多岁了,在广州聚会的人数仍有四十多位。章梓芳医生大学毕业后,起初在中山一院妇产科当医生,后又到北京中医学院进修中医。来泰后协助高医生做好医务所,中医西医,药理护理样样通,默默工作为病人,并治好了不少疑难症和不孕不育症,深得病人的称赞和敬重。在家里,两人更是互帮互爰,相敬如宾。十多年前,高医生患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一般的治疗方法是用激素。十几位从医的家人及让我咨询国内专科同学都是建议用激素治疗,但他们深知用激素后的副作用大,最后决定服用中药,用中药方剂加减味治疗。章医生花了近三年时间为夫君天天煎中药,最后把高医生的病治好了。近年来,章医生脑部患良性肿瘤,应该手术治疗的,但他们还是采用中医治疗方法。高医生将中药制成药丸供夫人长期服用。至今已近十年,现在章医生病情稳定,头脑清晰,记性很好。从他们的生活历程。我看到老夫妇相濡以沫的真实情景。上次我与太太去探访他们时,高医生告诉我们,他们两人在一起六十多年,从来没有吵过嘴。我听后很感动,觉得是世上少有的夫妻关系,值得学习和敬佩。

我与高医生有着双重的校友情缘,中国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和泰国的玛希隆大学热带病医学院,我们都在那里学习和工作过。高医生在泰国定居后,几十年来来泰国参观,考察,进修或旅游的中山医学院领导,同事或校友,相识或不相识的,都会慕名探访高医生。我当年是来留学的,来后不久也先去拜访学长,受到他们夫妇的热情接待。听到我也是来这里读热带病学的,与他多了一层校友关系,更是亲切。嘱咐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的事情,象兄长一样,谆谆教诲,获益良多。后来更是经常联系,互相交流各自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成为忘年之交,知心之友,无所不谈。在泰国参加校友会和校友总会,也是他引荐的。这次听到高学长突然离世,两个月来心里极为悲伤。如今,斯人已逝,幽思长存。谨以此文,记念学长,寄托哀思。祈愿学长天堂有福,往生极乐。


(2021.09.26写于曼谷)

Latest from 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