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 slide show
You are here:   Home 泰華各家文選 《泰華閃小說》

《泰華閃小說》

在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时间价值愈来愈高的情势下,微型小说应运而生。泰华的微型小说受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的影响,于1990年萌芽。在世界微型小说潮流中属于较为“后进”的一个地区。二十多年来,经泰华作者的苦心经营,

康健龙,笔名康韩文,易龙。祖籍广东凤城。中山大学中文函授,广州中医学院毕业。出身中医世家。2001年12月26日,考取泰国卫生部中医师合格执业证书。历任泰国中医总会副理事长,副骨科主任,世界男科医学会常务理事,

钟翔,本名钟爱祥,祖藉广东大埔县。1954-1963年先后在广东大麻中学,江西农业大学就读。中年与先夫刘助桥(泰华作家)及三子定居曼谷经商。现任:曼谷阳光灯具公司董事长、泰国华文作家协会会员、留中大学总会文艺写作学

丽心,本名吴丽贞,泰籍华裔,祖籍中国广东省潮阳县夏东埔。曾任曼谷和内地华文小学教职,后从商,喜欢文艺和写作。2006年至2010年参加中国云南大学函授班语言专科学习。2011年4月赴中国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培训并接领学士文凭。

洪玲,本名韦惠琴,泰国华裔。生于1953年,祖籍广东省普宁县。自幼爱好华文,1974年至1976年留学中国云南省六十七军医学院。自2004年开始动笔磨练,作品发表在泰国《新中原报》、《亚洲日报》和《泰华文学》等。

吴小菡,女,出生广州,祖籍湖南。17岁发表第一首诗歌,1984年(23岁)考入广东一家党报任记者和编辑,从事新闻职业10年,新闻作品连续4年获得广东省好新闻奖。文学作品常见诸报端,系湛江作协会员、佛山作协会员。

冯骋,本名屈在祥,云南傣族农家子弟,198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从1994年春开始流浪到缅甸掸邦,次年秋到泰北,1997年到曼谷。做过各种闲杂工,后从事旅游业,现仍在普吉岛当打工佬。从十岁会看汉字开始就迷上小说,

苦觉,名庐山云,字苦觉,苦觅,号卢半僧,卢陀等。祖籍广西南宁市人,大学文化,职业画家,写诗写文写书法篆刻,美术、书法、篆刻、诗歌、散文、散文诗、美术评论等作品,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美国、澳大利亚、

刘舟,本名刘义,泰籍华人,祖籍云南昆明。泰国作家协会会员,泰国新诗学会理事,留中总会写作协会理事。泰国亚洲日报六角亭专栏作家,泰国湄南河诗刊副总编辑。文学作品多次获奖。复仇,月光照耀着起伏山峦,这时已是夜深人静,

蛋蛋,原名周丹凤,1972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1997年移居泰国,同年开始写作,主要以诗、散文为主,偶有短篇小说,近年也写一些闪小说。作品刊登在泰国的“世界日报”、“新中原日报”“亚洲日报”等。

思奇,本名蔡华民,生于一九三七年,祖籍广东省普宁县白坃乡。幼年随双亲南渡,曾就读于醒华小学,稍长,日间工作,夜间进黄魂中学夜学班补习。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笔名吕建华、吕然、罗思奇写稿投“黄金地”、“七洲洋”月刊与华文日报。

王志远,1943年出生于泰国曼谷,祖籍中国广东澄海。小学毕业于孙逸仙公学,后进光华夜校,初中结业。曾进修台湾函授学校及厦门大学海外函授班。因家境贫寒,从事商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因是业余执笔,故创作较少,

晶莹,本名张晶宝,其他曾用笔名宝子、光猷等。现任泰国华文作家协会理事、泰华文学编委,泰国留学中国大学校友总会文艺写作学会理事,泰华小诗磨坊成员。曾司教师、公企经理、网站开发、报社编辑等职,现职泰国东方大学中文教师。

诗雨,本名黄玉虹,出生于泰国南部。作品多为散文、新诗,偶尔也写些微型小说。曾得过散文优秀奖,新诗佳作奖及《春兰‧世界华文微型小说》鼓励奖。2007年作品《扒手》获泰华作协主办的微型小说微文比赛季军。结有《文集偷香》。

今石  本名辛华,祖籍中国山东。移居泰国后,在海内外报刊杂志发表大量诗、散文、小说。与文友合著散文集《湄南散文八家》、诗集《小诗磨坊2007》、《小诗磨坊2008》、《小诗磨坊2009》、《小诗磨坊2010》

Page 1 of 3